bannerbanner
新闻动态
行业新闻 新闻详情
行业新闻
2025-08-12 20:00:00

全自研轮式仿人形机器人亮相,“一脑多用”复杂操作模型实战,自变量惊艳WRC!

8月8日-12日,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(WRC)在北京开幕,作为窥探全球机器人发展和演进趋势的重要窗口,WRC 2025主题为“让机器人更智慧 让具身体更智能”,旨在展现更智能化的机器人,加速机器人走向物理世界的脚步。

现阶段,在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的当下,技术的跃迁让机器人从单点智能蜕变到多机协作,打通协同工作的可行性。在WRC 2025现场,自变量机器人通过多机智能群在多个现实应用场景中的流畅操作,真实展现了通用智能体赋能物理世界的实际生产力价值。

图片

本次自变量的展示分为两大核心区域:模型操作区硬件展示区,全方位呈现模型、本体的双重技术实力和应用潜力。

在模型操作区,基于自变量自研的端到端通用具身大模型WALL-A,机器人与机械臂打破任务壁垒,并无惧开放环境的动态变化、观众的实时互动干扰,依旧有条不紊地完成清洁收纳、手工制作、移动补货、分拣快递、工业组装等多场景跨领域的实际任务,展现了WALL-A极强的泛化能力,也成为真实场景中工作的缩影。

在大会上自变量首发全自研轮式双臂仿人形机器人“量子2号(Quanta X2)”,全身具备最多62个自由度,操作灵活,能满足服务、家庭、工业等多类复杂场景中对灵活操作的诉求。

图片

基于自变量自研的臂手一体外骨骼技术,首个实现“仿人机械臂+高自由度灵巧手”的一体化遥操控制,这也为未来机器人真正完成灵巧操作奠定基础。在现场,装配有灵巧手的量子2号能完成多个手势动作和观众一一互动;夹爪版本展示了夹持工具后的自旋转能力,实现通用深度清洁。

图片

一脑多用,自变量的模型实力硬控全场!

为期5天的展会中,根据统计,机器人一共为现场观众——

制作了800余个颜色各异的香囊;

移动拾取地面垃圾长达35个小时;

以及超5000次皮带组装和快递包裹分拣。

非遗传承:为观众制作个性化香囊

依托自变量自研的通用具身大模型WALL-A,机器人“小量”延续此前的精彩展示,根据观众的喜好进行个性化香囊制作,自主拾取对应颜色的香包和香材内胆,不论现场观众和工作人员在过程中打乱香囊制作材料,还是频繁干扰更改物品位置,它都能在短时间内精准识别变化并重新决策完成。

图片

香包为柔性易形变物体,机器人需要在约10cm长的狭小空间内,将边长为7cm香材内胆精准塞进香包,这一过程,需要实时观察、思考并调整二者的相对位置,将内胆完全装入。随后,两只夹爪紧密协同配合,夹住两边的挂绳,将香囊系紧。

自变量还专门准备了印有世界机器人大会官方logo的机器人形状徽章,最后一步“小量”将香囊贴有魔术贴的一面朝上,对准徽章和香囊右下方的魔术贴位置,精确判断并将徽章贴至香囊表面,全流程制作完成后,便能即时跟随观众手掌的移动,将香囊精准递到观众手中。

图片

当操作台上的香囊物料用完后,“小量”便自主向后移动,先将空的料筐放在置物架上,继而转身移动至旁边的补货台,将家务整理区另一台机器人“小白”端来的料筐移放至香囊操作台上。

家务整理:一边移动一边清理垃圾、收拾脏衣

当向机器人“小白”发出简单的语音指令:“客厅有点乱,请整理一下!”基于新一代语义导航技术,在未对周边环境进行任何建模的情况下,“小白”在整个“客厅环境”中一边移动一边精准操作。地面上的废纸团、饮料空瓶、塑料袋等各类垃圾,都能一一拾取扔进垃圾桶。

图片

地面整洁后,“小白”还将转身移动至旁边的沙发,将沙发上任意位置堆叠的多件不同类型的衣物,逐一收纳至脏衣篓。

图片

完成这两项家务整理后,机器人“小白”还将根据语音指令,完成香囊物料的补货。将存放在货架上的几款不同香囊材料精确放至补货台上,等待机器人“小量”过来“接力转移”。

分拣快递:实时处理复杂多样的操作对象

除了制作香囊,完成日常家务,凭借WALL-A模型的强大泛化性,在物流场景中,自变量的机械臂也能准确并迅速处理各式各样的快递包裹。

不同大小的纸箱,不同颜色的袋装包裹,随意堆放在桌面一角,机械臂均能根据包裹的实时位置和状态,调整抓取方式、角度,快速将快递包裹移至桌面中央,双臂默契配合,顺利完成包裹翻面,使物流信息条形码朝下,方便下一步扫描仪识别。

图片

工业组装:极短时间掌握新技能,速度媲美人类操作

同样在工业应用场景中,自变量的机械臂只用不到两天时间就学会了组装皮带,学习周期大幅缩短,并能根据任务自主动态调整策略。

在这一过程中,机械臂不仅需要实时判断皮带和两个齿轮的位置关系,理解任务的先后次序,还需及时处理极易形变、翻转、甚至卡在齿轮缝隙中的柔软皮带。双臂巧妙协同,一边固定极易随齿轮一同转动的皮带,一边将皮带精准套在另一齿轮表面,最终完成组装。

图片

模型原生,全62自由度本体横空出世

在此次WRC现场,自变量首发全自研轮式双臂仿人形机器人“量子2号(Quanta X2)”,量子2号采用172cm拟人身高与折叠腰身设计,臂展高达76.5cm,全身自由度62个,操作灵活,垂直作业范围覆盖0-2米全域空间,可实现与人类生活场景的无缝兼容与协同作业。

灵巧手版本的量子2号,通过自变量首创的“仿人机械臂+高自由度灵巧手”一体化全身遥操方案,顺利和观众一一完成各类互动手势:打招呼、比心、猜拳,让人感受到机甲身躯之内的灵动友好。

图片

除了积极互动,装配有夹爪版本的量子2号,通过额外设计的旋转自由度,夹持工具后可实现自旋转,清洁刷、拖布头等的使用更加便捷高效,360度无死角全方位清洁不再是难题。

精彩分享,在多个论坛活动输出真知灼见

在「AI 大模型赋能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新范式交流活动」的专题活动上,王潜发表“基于具身大模型构建可精细化操作的通用机器人”主题演讲——

大模型的到来让机器人能够应对非结构化环境,但真正的挑战在于物理世界的复杂性与随机性,这些是无法被完全感知、无法被提前规划、甚至无法用语言完全描述的。我们用具身智能大模型实现机器人的智能进化,从scaling-up中实现智能涌现,聚焦物理世界的灵巧操作问题。

我们的目标不应仅仅是教会机器人完成特定功能,而是教会机器人如何学习,让它形成自己的世界观,能够自我评判、自我反思,形成经验促进更好的学习——这正是机器人实现通用智能的关键一跃。

图片

在云启资本和SEE Fund无限基金主办的「具身智能 未来已来 创投 创新 创造主题活动」上,在“具身智能的全球化路径”这一环节,王潜表示自变量从成立第一天就把自己定位为全球化公司,将结合多方面的考虑拓展实际应用场景的海外市场。

具身智能模型和语言模型的开源有本质区别,由于跨本体泛化等问题,无法立刻部署使用,具身模型的开源目前更多还是从构建生态的角度,无法复刻语言模型开源的影响力。

图片

在首程控股主办的「2025机器人创投主题交流会」上,其中巅峰对话环节,王潜与日本大阪大学共生智能研究中心主任石黑浩教授精彩对谈,展开国际视角下关于通用具身智能、人形形态、机器人技术与商业化的探讨。

图片

此外,自变量机器人荣获“2025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机器人公司TOP20”奖项。凭借模型+本体的双重实力,以及清晰实际的商业化探索,备受资本市场关注和认可。

图片

解放人类双手,让通用智能体走进物理世界,是自变量自成立以来的使命愿景。着眼于每一处现实场景中的痛点需求,教会机器人自主学习,并在真实开放动态环境中迭代反哺技术发展,高效泛化至全新场景,这正是机器人实现通用智能的重要积累。

图片

(量子2号三连比心,我们明年WRC见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