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“最强风投之城”,合肥再次押注产业未来,这一次是具身智能。 这一次,它选择的出击路径,不是拥抱过去的硬件整机,而是与最近风头正劲的具身智能创企——自变量机器人携手。
自变量机器人分享了《具身智能生态建设计划》。通过开源已经具备与国际领先模型同台竞技能力的大模型WALL-OSS,降低行业进入门槛,吸引更多企业、科研和开发者参与,用技术满足真实场景的需求,用开源加速具身智能规模化应用。
蹒跚学步至今,人形机器人正在取得肉眼可见的进步。然而,真正制约它走进工厂、融入家庭的并非四肢,而是能深刻理解物理世界、自主决策的“更强大脑”。没有大脑驱动的机器人,就好比失去灵魂的一块铁木,只能演示、无法实干。超越“花拳绣腿”,机器人的再进化也许真的要从“头”开始。
9月20日下午,自变量机器人(以下简称自变量)在2025无人机产业发展对接会暨全空间无人体系成果展现场正式发布《具身智能生态建设计划》(以下简称生态建设计划)。通过引入自变量的自研具身基础模型,合肥将打造全球具身智能创新与产业的核心枢纽。
自变量机器人公司CEO王潜接受新华社访谈,对于具身智能探讨:什么样的机器人,才不被称作“精密的废物”
开源模型各家水平,自变量特色显著。
自变量机器人的CTO王昊,以及Physical Intelligence的研究员柯丽一鸣(Kay Ke),她是π₀、π₀.₅论文作者,一起来聊聊今年机器人模型领域重要的突破、当前还面临着哪些挑战、对比下中美的机器人发展路径有何区别,以及还需要多久才能在全场景落地。
自变量机器人公司开源WALL-OSS有一整套完整可复现的具身大模型方案,包括预训练模型权重、训练代码、数据集接口,甚至还附带了详细部署文档,开发者可以在自己的机器人上直接跑通闭环流程。
9月8日,自变量机器人正式发布通用基础具身模型WALL-OSS,并宣布全面开放预训练权重、训练代码、数据集接口及详细部署文档,支持开发者在实际机器人系统中快速实现闭环验证。
国内最早实现端到端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公司,自变量机器人自主研发「WALL-A」系列VLA操作大模型,构建了统一的认知与行动框架。今年年中,公司首个实现具身智能大模型控制高自由度灵巧手进行复杂操作。